鸥鸟教育为你导航

学区房将面临取消?2021年新规来了,这类人会受影响

发布时间:2021-05-03 14:37 浏览:

学区房一直以来都是房地产界的“常青藤”。
无论在任何时候,买房在考虑周边配套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区房。学区房的价值当然也无可厚非,在房产红利时期,学区房的价格增速几乎“所向披靡”;而在楼市低迷的情况下,学区房价格依然能够达到稳中有涨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我国“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孩子”的观念,生源好的学区房价格往往都不会太低。
学区房将面临取消
但有些事并不是表面这般简单。
学区房是因为一直以来备受人们追捧,才导致价格一路高升,但如果一旦失去这道支撑,学区房的地位很有可能会瞬间崩塌。
学区房在备受人们青睐的同时,同样也成为炒房客的“老相识”,很多炒房客抓住购房者心理,会对学区房进行单独炒作。此前合肥市对当地炒作较为严重的学区房出台新规,对学区房进行学位限制(拥有二胎、三胎的家庭除外),其中拥有学区房的业主每3年获得一个初中学位,小学则要每6年获得一个学位。一位业主曾花400万购置一套仅有80平的学区房,仅仅过去一个月房价就涨了50万,但随后又过去一个月房价直接降价150万,这位业主很是困扰,一直在担心自己是否会高位接盘。
与此同时北京西城区也出现了学区房各异的现象,在相距不远的两个地方,有人将学区房降价300万处理,有人则涨价200万对外出售,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?
其实这很容易就能理解,自98年房改以后,“学区房”的概念就逐渐被提出,但说白了,学区房唯一的优点就在于就近上学,但如果后期出台政策在孩子上学方面将这一缺陷弥补,学区房将无任何优势可言,学区房的优势价值也将荡然无存。目前楼市中的优质学区房大约都是房龄在15年以上的老房子,除去学区房这一优势,和新建商品房相比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。

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,学区房优势不在其实并非空穴来风。在楼市新规之下,未来学区房的大方向已定,学区房或许真的会面临取消。
学校划片方式发生改变。
由单校划片转变为多校划片。想必大家对此已经不再陌生,早在16年时教育部就曾下发过相关通知,各地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,对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城市采取多校划片的规定。
从16年开始,各城市积极响应号召,多校划片工作得到稳步推进,原先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。所谓多校划片,即改变原有在一个小区只能在规定的一个学校上学,改变为一个小区可以在规定的周边多个学校选择上学。当然并不是你想去哪一所学校就去哪一所,而是通过随机选取,这样更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。
多校划片已经使学区房的“绝对地位”开始动摇。
高中入学也出新规定。成绩固然重要,但也要按名额进行分配。

上月中旬上次教育发改委发布“高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”,一经推出广受好评,这样量能够最大化的优化教育资源,其中有这样一条,重点高中录取学生将按名额分配制,像以往按分数线录取的制度将逐渐被淘汰。
究竟什么意思呢?笔者来为大家举个例子:
首先城市中有甲、乙、丙、丁四所初中,其中甲学校的成绩最为优异,其他三所学校成绩一般。但本市高中却只有A、B、C三所高中,其中A学校生源最好。
按照以往的入学方法:A高中所承接的初中学生中有90%是来自甲初中,剩余3所初中仅占10%。所以多数购房者更愿意选择在甲初中附近购置学区房,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可以进入甲学校读书。这样甲学校附近的学区房自然而然房价就涨了上来。
而按名额分配的新入学方法,A高中则是将甲、乙、丙、丁各分配出25%的名额进入本校读书。这样一来甲初中附近的学区房优势将大大减弱,学校在均衡发展的同时,楼市也得到了均衡发展。
学区房将面临取消,在上述2项新规下,未来学区房优势不在,几乎已经板上钉钉。

近年来取消学区房的热议越来越多,无论是多校划片还是按名额分配,对学区房的“绝对地位”都已经起到动摇作用。许多专家预测,未来学区房多数重新回归至居住属性,不过两类人却因此遭殃:一类是高价购置学区房的业主;另一类则是大量囤积学区房的炒房客。
学区房的单价往往是普通住房价格的1.5-3倍,试想一下,如果学区房优势不在,价格上很有可能会一落千丈,原本900万的房子,现在300万就可以买到,可见其落差之大。不过,学区房优势并不会一蹴而就,而是循序渐进地将其优势取消,不然只会让楼市越来越“被动”。
对于学区房,你是怎样看待的呢?
快速报名登记
推荐阅读